top of page

 Yayoi KUSAMA   草間彌生

《南瓜 | KY326 A Pumpkin Yor A》

《南瓜 | KY326 A Pumpkin Yor A》

I 24x28.5cm P 33x38.5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80,2004

《南瓜 | KY258 Pumpkin MY》

《南瓜 | KY258 Pumpkin MY》

I 36.5x44cm P 50x59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10,1999

《夕映金波 | Sea in the Evening Glow》

《夕映金波 | Sea in the Evening Glow》

45.5x38cm,壓克力畫布 | Acrylic on Canvas,1988

《南瓜 | KY312 A Pumpkin(T)》

《南瓜 | KY312 A Pumpkin(T)》

I 33x27cm P 45.5x38.3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50,2003

《金南瓜 | KY282 Citrouille (I)》

《金南瓜 | KY282 Citrouille (I)》

I 37.5x45cm P 50x65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60,2000

《南瓜 | KY242 Pumpkin(RSQ)》

《南瓜 | KY242 Pumpkin(RSQ)》

I 30x30cm P 39.5x38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20,1998

《高跟鞋(2) | KY260 High Heels(2)》

《高跟鞋(2) | KY260 High Heels(2)》

I I45x54cm P 60.2x67.5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60,1999

《失意 | KY191Disappointment》

《失意 | KY191Disappointment》

I 51.5x36.2cm P 65.5x50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20,1994

《南瓜之神 | KY183  Pumpkin God》

《南瓜之神 | KY183 Pumpkin God》

I 65.5x53.5cm P 76x62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20,1993

《南瓜 | KY190 Pumpkin》

《南瓜 | KY190 Pumpkin》

I 45.5x52.5cm P 55x63.5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98,1994

《花 | KY235 Flowers》

《花 | KY235 Flowers》

I 33x24cm P 43x34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25,1997

《蝴蝶 | KY134 Butterflies》

《蝴蝶 | KY134 Butterflies》

I 45.5x52.5cm P 53.5x61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00,1989

《蜥蜴 | KY133 Lizard》

《蜥蜴 | KY133 Lizard》

I 45.5x52.7cm P 53.5x61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00,1989

《夜 | KY123 Night》

《夜 | KY123 Night》

I 45.4x52.8cm P 53.5x61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00,1989

《南瓜 | Pumpkin》

《南瓜 | Pumpkin》

28x27x27cm,銅雕 | Bronze,ed.100,1998

《兩相依 | Pumpkin Self Obliteration》

《兩相依 | Pumpkin Self Obliteration》

32.3x20x17.5cm,複合媒材 | Mixed Media,1992

《南瓜 | Pumpkin》

《南瓜 | Pumpkin》

11x10x11cm,複合媒材 | Mixed Media,1983

《秘密 | Secret》

《秘密 | Secret》

35x22x10cm,複合媒材 | Mixed Media,1986

《飛行之眼 | KY354 Eyes fly in the sky》

《飛行之眼 | KY354 Eyes fly in the sky》

I 76x56cm P 76x56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20,2006

《女人 | KY353 Woman》

《女人 | KY353 Woman》

I 76x56cm P 76x56cm 絲網版印 | Screenprint,ed.120,2006

草間彌生

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,現居東京,2013-2014年被英國知名藝評雜誌《藝術評論Art Review》提名入選全球當代藝術界百大權力榜,為亞洲少數代表之一,可說是當今在世最為知名的女性藝術家。草間彌生的創作被評論家歸類到相當多的藝術派別,例如女權主義、極簡主義、超現實主義、原生藝術、普普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等,但草間對自己的描述是一位「精神病藝術家」,她的作品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、深入心理的、性傾向的內容;所用的創作手法則有繪畫、軟雕塑、行動藝術與裝置藝術等。除了一般常見的平面作品外,草間彌生還善用高彩度對比的圓點花紋加上鏡子,大量包覆各種物體的表面,如牆壁、地板、畫布、家裡會出現的物品。她自己的打扮也與作品有很高的同質性,以短上衣和強烈的眼影妝聞名。草間曾說明這些視覺特色都來自於她的腦海,她認為這些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捕捉網,代表了她的生命。

草間自幼便罹患視聽神經障礙與強迫症,時常產生幻覺,她目前仍保有幼年幫母親畫的肖像畫,當時作品便已布滿圓點。對於草間來說,藝術創作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,更是一種自我消融。在當時民風保守的日本鄉村,草間透過雜誌與畫冊的二手資訊,開始接觸西方的立體派與超現實主義,並於創作中開始探討非傳統的抽象語言。

雖然在京都學過日本傳統繪畫,然而保守的創作環境並不能滿足草間彌生的創作欲望。渴望離開日本的她,1957年在知名美國女性藝術家歐姬芙(Georgia O'Keeffe)的引薦下,草間抵達西雅圖,隔年再轉往紐約,並開始展露她佔有領導地位的前衛藝術創作,如「無限之網」(Infinity nets)、「純色執念」(Obsessional Monochrome)、「積累」(Accumulation)等系列。隨著美國六O年代的嬉皮思潮興起,草間彌生開始以「環境雕塑家」自居,她在公共場所策動了一系列煽動的「乍現」(Happening)系列,獲得從美洲甚至歐洲廣大媒體與社會的注目,也開始了她在紐約的輝煌時期。草間認為嬉皮文化中的「重返人性」理念與她的創作十分契合,因此開始將原本是精神官能症意味的圓點,詮釋成一種愛與和平的代表,並沿用至今。她曾與廣為人知的波普藝術先驅如安迪‧沃荷(Andy Warhol)、伊芙‧克萊因(Yves Klein)、賈斯博‧瓊斯(Jasper Johns)、克萊斯‧歐登柏格(Claes Oldenburg)等前衛大將一起聯展,知名度甚至過而甚之。

 

草間彌生70年代末因為健康因素回到日本,雖被當時較為保守的社會氛圍給壓抑著,不過她仍然持續不間斷地創作出大量作品,媒材有繪畫、雕塑、版畫、裝置.....等媒介,其中最為大眾認識及收藏的,應是從1979年開始有專書登載之版畫創作,此外甚至跨足至小說、詩歌、服裝設計等,且皆獲好評,創作能量十分充沛。多年來曾多次受邀參與如威尼斯雙年展、雪梨雙年展、台北雙年展等國際展覽,學術地位不言而喻。就在她黃金般的晚年,國際上重要美術館如泰特現代美術館(Tate Morden)、龐畢度藝術中心(Centre Georges Pompidou)、惠特尼美術館(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)和日本各大美術館.....等不約而同地為她舉辦各種形式的回顧展,尤其路易‧威登(Louis Vuitton, LV)於2012年7月首次授權產品發表會之盛況,更是把草間推向全方位的聚光焦點。2015年,《夢我所夢:草間彌生亞洲巡迴展》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與台中國立美術館展出,為此巡迴展最後兩站,展現出草間彌生對於台灣的高度重視。

bottom of page